父爱是什么?父爱指父亲给予子女的爱,让孩子感受到父爱的温暖。

父爱如山

没上过大学的父亲,但是机械加工水平却是全厂第一

机械加工

机械加工

我以前多次提到过我的父亲,或许大家会有些印象,父亲老了,时不时的会给我唠叨一些,当儿子的就安心的再旁边听。

父亲因为某些原因并没有上大学,但去当了学徒工。在10几年的机械加工行业,从无到有,自学成才,自信精通机械加工各个行业。

他说起当学徒工的时候,那时是60年代初的事情。

提到他的师父,是个很棒的老工人,是机械加工的老前辈,很有能力,干活不管工时和工件质量都很棒,但因为时代和年龄限制,没有学习基础理论知识,但各种机床使用非常精通,都是实践总结的宝贵经验。

我父亲在他手下当学徒,很勤奋好学,他很喜欢我父亲,教了我父亲很多自己的绝活。不过我父亲结合这些加工经验辅助学习了很多高等数学、材料学、力学等知识,更好的将加工的知识理论化。

父亲在提到他师父的时候,举了这么个例子:车刀的切削面什么角度合适,他师父是常年的加工经验总结出来的,想叫别人知道这个合适角度的知识,只能师父手把手教。而父亲接手之后,总结并画了一张表,挂在墙上,根据材料本身的特性,和车刀性质,总结了一整套方案可以给整个工厂服务。

机械加工
机械加工

可以说很快我父亲的技术水平就已经超过了他的师父。

最后,父亲总结两点:

一、数学是解释一切科学的基础,没有数学的介入,形成不了一套合理的理论总结,更形成不了理论体系供别人学习。

二、如果想要干的好,实践的得出的经验必须要有理论支持,而理论的建立必须要不断实践去完善,二者缺一不可。

只注重实践而不去学理论知识就像他师父那样,虽然加工经验很高,很难深入下去。无法为整个工厂服务。

父亲最自豪的便是,理论结合实践的总结,让他的加工水平可以不断总结,可以说做到知其一也知其二,甚至知道更多的状态,达到工厂最高的水平。

前段时间无意中讨论的时候,和大家讨论,多数会陷入一个看书还是编码?或许更概念化,理论和实践?到底选择谁的一个误区。

大家各执一词,有些朋友更会把一些编码高手的经历拿出来做例子,我记得有位仁兄说他认识的一个牛人,是做外挂的,可以几天内搞定一个虚拟机,然后做很牛的事情。他的理解就是,如果想编程达到高手,不停编码就是了。

其实都会有个迷茫阶段,看书多了?会成为“引经据典”的花架子,编码多了,不管水平如何,至少能获取经验混碗饭吃。

我并不是驳斥他的这种想法。我也很佩服这样独自可以做别人很难做到的事情的人。这样的人就像我父亲的师父那样的人,有自己的一套编程体系和编程方法,俗话说,有自己的”绝活“。

就我的经历和父亲给我介绍的经验来说。达到经验总结和理论高度应该交替进行才是最合理的方式。什么时候该去看书学习?什么时候该去编码实践?具体很难区分,个人自有个人的阶段,稍加注意,需要的时候自然需要。

本文由《父爱网》原创,转载请注明出处!https://fuai365.com/

发表评论